在直播带货市场规模持续扩张的当下,从夸大功效到产品质量瑕疵,从售后推诿到数据造假手机股票如何配资,诸多乱象频发,严重损耗消费者信任,冲击行业健康发展。
《人民日报》近日对直播带货乱象报道显示,不少消费者反映,一些直播间售卖的产品以次充好,给消费者健康安全带来隐患;有的直播间夸大其词误导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;还有直播间售后服务不到位,消费者维权遭遇“踢皮球”等。
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统计,2024年,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接收直播带货投诉举报40.2万件,同比增长19.3%,产品质量“翻车”、虚假宣传、退换货困难等成为诉求热点。
政策端对于直播带货乱象的整顿也在发力。3月16日,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》,明确提出“规范网络销售、直播带货领域‘全网最低价’等不合理经营行为,倡导实价优质,依法严厉打击售卖假冒伪劣产品行为”,为行业指明发展路径。
特别需要指出的是,涉嫌直播翻车的不仅是小直播间,诸多带货头部大V都有“翻车”案例。
虚假宣传,涉案金额超千万元
以 “凉山曲布”“赵灵儿”“凉山孟阳”“凉山阿泽” 等为代表的网红,在 MCN 机构策划下,打着 “助农”“原生态” 旗号,直播售卖农副产品,实则构建起一条庞大的制假售假产业链,涉案金额均超千万元。这些主播背后的团队从外地低价采购产品,冒充 “大凉山特色农产品”,销售至全国 20 余个省市。截至目前,该案件已抓获犯罪嫌疑人 54 人,批准逮捕 18 人,查封涉案公司 14 家,冻结涉案资金 500 余万元。
上海市消保委近日调查直播带货,从跟踪调查的100个直播间中随机抽取100件产品进行监测,发现有69件产品存在一些对消费者信息误导的行为。
例如,“结康素”直播间在销售一款名为“结康素TM压片糖果”的产品时,宣传原料“含有太空灵芝,在没有污染的太空中做到培育和育种的,以及槲皮素”。专家组在对成分研判后认为,该款产品就成分而言,起不到主播所宣传的功效。对宣传的“神奇成分”,即太空育种灵芝和槲皮素并未提及含量。
2024年9月,头部网红小杨哥在推介美诚月饼时,宣称其为 “香港高端品牌”,由 “米其林大师调制”,营造出产品高端、品质卓越的形象。然而,经调查,该月饼实际产地为广州佛山,并非如宣传那般具备 “香港高端” 属性。被判构成虚假宣传、误导消费者,被停播整顿,合肥市场监管部门没收其违法所得和罚款共6894万元。
非标品质量问题频出
1月16日,有网友发帖称,其在李佳琦直播间花178元购买了5斤JJJ车厘子。收货后发现整箱车厘子都是软的,大多发黑、不新鲜,而且有一半车厘子没有果杆。箱子上的生产日期为2024年12月4日,距离收货时间已有35天。网友向淘宝买菜、李佳琦客服和88VIP客服申请退货后,争取了2天才成功退款。
著名带货主播辛巴及其旗下主播蛋蛋也陷入牛排带货质量争议。2024年5-11月,他们在直播间高频推销 “苍野农夫牛排” 和 “美享时刻牛排”,宣称是 “原切牛排”“配料表干净”,适合给孩子食用。可消费者收到货后,牛排问题不断,“根本咬不动,像海绵一样”“吃着没有牛肉味”“就是合成肉” 等差评大量涌现。从消费者提供的实物照片和视频可见,牛排肉质松散、纹理混乱,与正常原切牛排大相径庭,部分牛肉甚至未烹饪就已断裂。
专业检测报告更是揭示出严重问题,“美享时刻牛排” 检出未在配料表中标识的柠檬酸钠,“苍野农夫牛排” 检出抗坏血酸、柠檬酸和焦磷酸盐三种未标识的食品添加剂,且 “美享时刻牛排” 水分含量高达 83.9%,远超调理牛排的标准。
此外,辛巴团队在宣传中玩文字游戏,产品包装标注 “调理牛排” 却又强调 “不合成”,误导消费者,其宣称的 “内蒙古牛肉” 来源也存疑,成本与售价倒挂,令人对肉源真实性产生质疑。
公然卖假,坑骗老年群体
不仅是针对普通消费者,央视曾曝光过一起直播典型“坑老”案例。
河南新乡张女士无奈报警称,母亲在网络直播间购买了大量假古董,花费高达40余万元。原来,张女士母亲从2023年10月开始,频繁观看某网络平台直播。主播在镜头前自导自演了一出 “离婚大戏”,哭诉自己不愿财产被分割,恳请粉丝帮忙保管其 “珍藏的宝物”,还信誓旦旦地承诺,三个月后办完离婚手续,就会以数倍甚至数十倍的价格赎回这些 “宝贝”。
为了增强欺骗性,主播不仅每日精心编造与“配偶”的矛盾剧情,还安排专人在直播间发送评论、弹幕,营造出紧张而真实的氛围。而这些所谓价值连城的“古董”,不过是从当地批发市场低价购入的塑料制品,做工粗糙,一眼便能看出是赝品。但张女士母亲却深陷其中,对主播的话深信不疑,即便家人反复劝说,仍坚信主播会高价回购。
在另一起腕表售假案例中,主播通过低价产品引流、“同理心” 说服等方式,营造低价 “捡漏” 氛围,售卖非知名品牌却标价高昂的腕表。消费者赵先生花2980元拍下标价19.8万元的 “真金真钻” 腕表,经查询发现品牌存疑,其并非瑞士知名品牌,实际价值仅几百元。
售后服务差,退货难
人民网“人民投诉”公布过一组数据,直播带货投诉量最高的前三类分别是,售后与承诺不符占61.7%、退货退款难占50%、夸大(虚假)宣传占41.1%。
据光明网报道,2024年9月,石家庄刘女士在某直播平台 “大亿珠宝”直播间下单了一副399元的绿松石镶嵌耳钉。佩戴过程中,耳钉上绿松石镶嵌外缘出现明显缝隙且不断变大,严重影响美观与佩戴。同年10月13日,刘女士联系直播间客服反映问题,在提供实物照片和视频后,客服起初同意寄回更换,但刘女士考虑到调换后仍可能存在同样问题,便要求退货退款。然而,店方客服却以超过七天为由,拒绝了刘女士的合理诉求。
刘女士无奈之下,当天就向客服平台投诉。10月15日,平台给出的处理意见竟是支持店方换货,并仅补偿100元购物代金券。刘女士对此不满,连续三次在平台提起投诉,10月16日、19日,平台两次致电刘女士,均维持原处理意见。10月21-22 日,平台来电依旧如此。更糟糕的是,10 月23日,当刘女士想再次投诉时,手机显示“商品超出售后期”,投诉通道被关闭。刘女士表示:“直播间耳钉照片毫无缝隙,我收到的却缝隙越来越大,这明显是质量问题,平台这样的处理结果我无法接受。”
而对于老年人这一特殊消费群体,直播间售后退货更是难上加难。不少老人听信直播间主播“捡漏、升值、高价回收”等话术,购买大量假古董、玉石等。家属在维权时,发现退货退款阻碍重重。有的商家以利润为由拒绝退款,主播还诱导老人收货好评后删订单,导致维权困难。还有商家页面标注普通低价商品,实际发货却是高价“藏品”,让消费者维权时连购买记录都难以厘清。
诱导未成年人氪金
老年人之外,识假辨假能力不足的中小学生也被不法直播商家盯上。
拆卡是当下中小学生间风靡的社交游戏。玩家为集齐特定主题的动漫卡,整盒购买卡包,等级越高的卡片被拆到的概率越低。2024年年末,央视将直播间拆卡背后隐藏的消费陷阱公之于众,大量“10 后”未成年人深陷其中。三亚陈女士反映,她14岁的女儿小凡在直播间拆卡已花费上万元,当陈女士试图申请退款时,却遭到了拒绝。
尽管相关部门明确要求不得诱导未成年人购买盲盒类商品,即便部分直播间标注了“未成年人禁止下单”的提醒,可实际操作中,直播间根本没有相应的消费者身份核验机制。在直播过程中,当弹幕频繁飘过“某某就是一个小女孩”“边写作业边看” 等明显指向未成年人观看的评论时,主播不仅未做出任何提醒未成年人禁止购买的举动,反而使出各种套路诱导玩家下单。部分直播间推出诱人承诺,声称玩家若未抽到限定特殊卡,将额外获赠一定数量的卡牌;还有不少直播间以新人下单仅需9.9元的福利,等玩家解锁第一单后,便诱导其增加投入金额。
参与直播拆卡获得稀有卡等高价值卡牌,这样的概率游戏会让身心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觉得刺激而沉迷不已。直播间拆卡原本的娱乐性质已然变味,某种程度上成为“围猎”未成年人的新型“互联网赌场”。
直播行业需回归正轨
直播带货行业乱象不止的同时,行业头部主播收入也在屡次刷新大众的认知。在《2024年度中国网络主播净收入排行榜》中,董宇辉以28.5亿元收入高居第一,李佳琦25.3亿元屈居第二,辛巴24.59亿元位列第三,而2024年9月停播的小杨哥仍以18.9亿元排第四。
成都MCN机构嘉犀传媒数据显示,美妆类头部主播佣金率普遍突破40%,高额佣金致使商家牺牲品质来维持利润,使直播带货陷入“高佣金、压成本、售假货劣货”的死循环。
并且,由于直播带货中即时性、数据不透明、很少开发票等原因,监管难上加难。一些主播甚至利用监管难度隐匿真实收入,钻政策空子偷逃税。他们在“税收洼地”设立个人独资企业,利用核定征收政策,把最高税率45%的个人所得税转为企业所得税,税率可降至5%左右。
2021年,“带货一姐”薇娅被追缴税款并罚款13.14亿元,揭开行业潜规则的“冰山一角”。紧接着,知名主播雪梨、驴嫂平荣被曝偷逃税,分别被追缴并处罚6555万、6200万元。2024年,税务总局在全国通报了八起典型主播偷逃税案件,追缴处罚4979.53万元, “网络主播偷逃税”入选了2024年税收年度热词。
只有当头部主播赚取的超额利润回归正常,当直播间褪去滤镜与套路,当“家人们”不再成为“韭菜”手机股票如何配资,直播带货作为一种消费新场景才能释放更多价值。毕竟,商业的终极竞争力,从来不是直播间里的演技,而是诚信。